“臭名昭著”的“污點”科學論文為何入選百年經典

一本頂尖的科學類雜志創刊150年,要選出經典的科學論文,那些曾經“臭名昭著”的“污點”論文,要不要提及?

《自然》雜志的回答是:要。我們不僅僅要展現出科學研究是怎樣進行的,也要告訴公眾它是怎麼做錯的。

12月3日,由外研社聯合麥克米倫出版集團、自然出版集團共同策劃編輯的《〈自然〉百年科學經典》(Nature:theLivingRecord;ofScience)叢書第一、二卷的首發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傢科學圖書館舉行。

這套英漢雙語對照版《〈自然〉百年科學經典》共十卷。多位參與這套叢書出版的人員都表達瞭這樣一個願望:希望用這套叢書告訴中國的科研人員應有的科學規范,喚醒他們的科學良知和科學精神。

科學研究還要告訴公眾它是怎樣做錯的

《自然》雜志自1869年創刊以來共發表過10萬餘篇論文。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的科學期刊,《自然》報道過現代科學領域最重要的發現。

該雜志主編菲利普·坎貝爾認為,科學中真正重要的發現更像海水漲潮而非海嘯,他們是經過逐步積累而逐漸顯露出來的。因此有時必須在兩種情況之間折衷:一是需要對科研中的重點論題予以公正的評判,二是不能忽略任何為某一學科帶來重大變革的工作。

這套叢書在十萬餘篇論文中挑選瞭840餘篇經典文獻。是否將那些後來被証明是錯誤的文章囊括其中呢?
行車紀錄器推薦
菲利普·鮑爾認為,他們有利於理解當時這個想法是如何被接受的。比如,優生論或者通過選擇性繁殖對人類基因進行改造的諸多努力等,都出現在達爾文的人類起源學說發表至少50年後。這些論調現在屬於被摒棄之列,但簡單地忽略他們不僅是對歷史的不誠實,而且會曲解當時生物學傢對達爾文的理解。

因此,選集中也收錄瞭少數可稱得上是“臭名昭著”的文章。比如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“聚合水”事件。當時前蘇聯科學傢聲稱發現瞭一種新的超粘滯狀態的水。雖然後來這一結果被証明是毫無根據的,但在近10年的時間裡,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學傢們都糾結在它的研究中。

科學界也有自己的時尚

在公眾的眼中,科學論文是晦澀難懂的。

菲利普·鮑爾建議公眾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本經典。他說,科學研究也如同時裝一樣有自己的時尚和潮流,這一點在《自然》中能體現出來。

比如核物理,由於成長為一個高度技術性的學科,戰後它在《自然》消失瞭,天文學取而代之成為《自然》雜志中物理學科的主要代表。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高溫超導材料被發現時,沒有一期《自然》上沒有討論相關問題的論文。

而最近,物理學傢們開始抱怨生物學傢接管瞭《自然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趙忠堯、陳培基等中國科學傢的研究成果也入選其中。但菲利普·坎貝爾強調,本書選篇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從國際化的視角考慮每篇文章的重要性,並不偏向與中國相關的或者是中國科學傢的發現。

用百年《自然》喚醒科學良知與精神

2004年,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到自然集團訪問,曾請教麥克米倫公司的前總裁Christopher先生一個問題:中國的科技期刊、科學論文要達到《自然》的水平還要多少年?

Christopher先生誠實地告訴鄔書林:大概50年內看不到吧。

2008年,中國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科技論文生產大國,科研論文數量已遠遠超過10萬篇,但我國現在每年出版的27.5萬種圖書和9500餘種正式期刊中,鮮有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。

“我們像樣的論文90%以上都是在國外發表的。”鄔書林說。

如何盡快提升國內科技期刊的水平?Christopher先生推薦瞭這套書,並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,能使中國的科研人員和出版人員按照國際規范來做出版工作。(記者原春琳)

更多傳媒信息搜索:


胡紫微推新節目胡紫微推新節目 投資有理 <br/><br/><a href=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介紹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
arrow
arrow

    s7y0z8rn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